四年级科学声音的产生教案
四年级科学《声音的产生》教学设计——关于吉他
一、教学课时 1课时,约45分钟。
二、教学目标和内容 科学概念: 1.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。 2. 吉他通过弦的振动产生不同的声音。
过程与方法: 1. 能观察、比较、描述吉他弦发声和不发声时的现象。 2. 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。 3. 可以借助其他工具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。
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: 1. 在探究的过程中,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。 2. 乐于与他人合作,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。
三、教学重点、难点 教学重点: 1.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。 2. 了解吉他弦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。
教学难点: 1.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。 2. 理解吉他弦在不同情况下振动产生不同音高的原理。
四、教学资源准备 1. 吉他或吉他模型 2. 鼓、钢尺、音叉、橡皮筋等其他实验器材 3. 水槽、小泡沫板、记录单等辅助工具 4. 多媒体课件、视频资料 5. 实验记录表
五、教学过程
导入新课(5分钟) 1. 播放视频: 播放一段包含多种声音的视频,如雷声、流水声、掌声等。 提问: "同学们,你们听到了哪些声音?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?" 学生回答: 各种声音的来源及产生方式。 2. 引出课题: 聚焦于声音的产生,特别是吉他弦的声音产生。 板书课题: 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——以吉他为例》。
知识讲解(10分钟) 1. 演示实验: 使用吉他演示弦的振动发声。 演示1: 拨动吉他弦,展示振动。 演示2: 轻轻按住弦,使其不振动,观察无声音产生。 2. 讲解概念: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,振动停止,声音消失。 3. 补充实验: 使用鼓、钢尺、音叉等其他器材重复类似实验。 实验1: 敲击鼓面,放上泡沫粒观察跳动。 实验2: 敲击音叉,放入水槽观察水波纹。
师生互动与小组讨论(15分钟) 1. 小组实验: 学生分组使用橡皮筋、钢尺等器材进行实验,观察并记录结果。 实验要求: 使物体发声并描述其振动情况,填写实验记录表。 2. 交流讨论: 各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及总结。 问题引导: "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?这些现象能说明什么?" 总结: 物体发声时的振动状态,以及振动与声音的关系。
教学设计目的(5分钟) 1. 知识点总结: 通过吉他弦及其他实验,详细讲解声音由振动产生的原理。 2. 强调重点: 振动是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,不同振动方式产生不同声音。
师生互动与小组讨论(5分钟) 1. 设疑提问: "为什么按住吉他弦的不同部位,会产生不同的音高?" 2. 小组探讨: 学生讨论并尝试解释。 提示: 弦的长度、紧张度等因素对振动的影响。
教学知识点小结(3分钟) 1. 总结归纳: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,振动停止则声音消失。 2. 补充说明: 吉他弦的振动特点与音高关系。
学习情况评价(2分钟) 1. 课堂问答: 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。 提问: "声音是如何产生的?" "吉他弦的振动与音高有何关系?" 2. 实验反馈: 根据实验记录表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结论。